陛台上的慶忌拍案而起,手中攥着前線的戰報,怒不可遏的道:「豈有此理!真是豈有此理!」
「越人無端扣押我吳軍士卒,還興起戰端,殺我將士!如此藐視大吳,寡人絕不能容忍!」
慶忌的態度十分堅決。
事實上,久居上位的慶忌,向來都是喜怒不形於色的。
他能時刻穩住自己的心神,控制好自己的言行舉止,尤其是表情管理更是如此。
但,這一次的慶忌,明顯是在逢場作戲,走個過場!
如同當年的吳王僚一般。
公元前518年(吳王僚九年),當時,楚國邊邑卑梁氏的少女與吳國邊邑的女子爭採桑葉,兩個女子的家人一怒之下互相攻殺,兩國邊邑官長聽說後,氣憤之下互相進攻,楚國滅掉吳國的邊邑。
吳王僚大怒,派公子光討伐伐楚國,奪取楚國的居巢和鍾離二城凱旋。
當然,吳王僚是真的氣憤楚國的那種做法,所以選擇報復回去。
「大王,越人無禮在先,挑釁在前,又悍然殺害我吳國將士,臣請大王對越國宣戰,擇日揮師伐越!」
典客伯噽首先站出來大聲道。
「臣附議!」
「越蠻子這般目中無人,擅啟戰端,我大吳若不征討,豈有天理乎?」
「大王,將士無辜死難,國之大殤也!請大王為告慰那些無辜死難的亡靈,揮師伐越!」
朝堂上的吳國群臣,基本上都眾口一詞,請求慶忌出兵攻伐越國。
而這,正是慶忌希望看到的,也恰恰是在意料之中!
吳國邊軍那裏,自然沒有走丟一個士卒,只是為找個藉口挑起戰端而已。
師出有名!
而越國的鹿邑守軍,不管怎麼做,開城門與否,最後的結果都不會改變。
欲加之罪,何患無辭?
現在,吳國死了幾十名將士,為越軍所殺,慶忌作為吳王,又豈能善罷甘休?
「傳詔!」
慶忌立即正色道:「起水陸大軍三萬,十日後,發兵南下,征討越國!」
「此戰,寡人要御駕親征,親自為我吳國無辜死難的將士,討回公道!」
「諾!」
三萬人,這是吳國所有的常備軍力量。
好在,吳國的軍力可不止於此。
得益於兵役制度的逐漸完善,吳國所採取的義務兵役制度,實行適齡的青壯年男子輪番入伍,進行軍事化訓練。
隨便整訓一下,都能成為一支可戰之兵!
所以,在吳國出兵三萬的情況下,原來退伍的士兵都會被徵召回來,充當常備軍,有備無患。
此時,只要慶忌願意,隨時都能拉起一支超過十萬人的軍隊!
而現在,吳國居然一口氣動輒三萬人的大軍,可想而知,慶忌不是簡單的教訓越國,或者侵佔一些越國的土地那麼簡單。
他是要滅掉越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