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間匆匆而過,萬眾矚目的維也納和談開始了。主角自然是英法俄三個當事國,配角就多得去了,歐洲各國都派代表來了。
不知道,這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,只要是歐洲大陸發生了大的事件,不管和自己有沒有關係,大家都愛跑過去湊熱鬧。
美其名曰:關心國際政治。在弗朗茨看來,這就是為了刷存在感,引起大國的重視。
不要看這些小國沒有多少話語權,就以為他們的態度不重要了。事實恰恰相反,當大國僵持不下的時候,這些小國的立場就決定了最終的結果。
現在歐洲大陸沒有超級大國,各大列強的實力差距並不懸殊,還沒有哪個國家可以真的以一敵二,更不用說壓服所有國家。
不是說誰比強,就一定拿對方怎麼樣,真要是爆發了戰爭,更大的可能還是兩敗俱傷。
近東戰爭的事實已經告訴了大家,現代化戰爭是需要高額成本的,並且最終的收益和付出往往不成正比。
在殘酷的現實面前,大家的觀念都發生了改變,各國政府都在儘可能避免和大國爆發戰爭。
在這種大背景下,各方都是帶着誠意來參加維也納會議的。
英國人想要儘快從近東戰爭抽身,投身殖民地開擴運動中,因為戰爭的關係他們的殖民速度都被拖延了。
法國人也不例外,拿破崙三世身受英國殖民運動的影響,對開闢海外殖民地非常有興趣。
近東戰爭除了遏制俄國人的擴張外,本質上是不會給法國帶來什麼好處的,現在爭奪世界霸權的是英俄,他們沒有必要繼續死磕下去。
俄國人是最想要結束戰爭的,君士坦丁堡都拿到了,儘管是通過暗地裏交易拿到的,尼古拉一世也不在乎。
政治利益、宗教利益都拿到手了,戰爭要是繼續打下去,除了讓俄羅斯帝國的財政更加惡化下去外,就再也沒有半點兒好處。
現在的俄羅斯帝國已經是外強中乾,除了表面上的強大外,內部早就是矛盾重重,沙皇政府急需修養生息。
奧斯曼帝國更加不用說了,蘇丹政府的統治已經搖搖欲墜,再打下去國內的民族起義就夠他們受了。
黑山公國沒有發言權,即便是他們打的非常勇敢,給英國人帶來了大量的傷亡,還是不能給他們帶來話語權。
……
維也納聖斯特凡大教堂內,會議主持者梅特涅一臉肅穆的說:「歡迎諸位來到維也納,今天的這次會議,我們是為了世界和平而召開的。
縱觀人類歷史爆發了太多的戰爭,這些戰爭帶來的往往都是災難,其實這裏面很多戰爭都是可以避免的,只要大家多加強交流與溝通,很多誤會就不存在了。
……」
梅特涅是一個和平主義者,這一點全歐洲都是公認的,高舉和平的旗幟,也是這位「歐洲宰相」的習慣了。
政客們都是知道裝裱的,各國代表紛紛開始作秀,這一刻仿佛大家都是和平主義者。
等所有人都把逼裝完了,記者們被請了出去,談判正式開啟,和諧的氣氛不翼而飛。
作為小弟奧斯曼帝國代表幅阿德,率先開口控訴俄國人的暴行:
「這場戰爭,完全是俄羅斯帝國一手挑起的,他們應該為這次戰爭負全部責任……」
不等幅阿德說完,俄國外交大臣卡爾-渥賽爾就針鋒相對道:「閣下請注意自己的言辭,我們只是在收復失地。
君士坦丁堡是基督世界的聖地,不能因為被你們侵略了幾百年,就讓你們變成這裏的主人。
至始至終,你們才是侵略者。我們只是完成了十字軍東征沒有完成的任務,請不要污衊這場神聖且正義的戰爭。」
扯上了宗教,奧斯曼帝國就吃虧了。在這個問題上,英法也不敢否認君士坦丁堡是基督世界的聖地,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