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起來是偏差不大,可就是細節問題往往決定成敗,看着報紙,艾倫威爾遜忍不住在扣細節,思考這一點點不同之處,可能帶來的變化。
原本的冷戰時期,南斯拉夫處於華約和北約的勢力交匯點上,既沒有加入華約,也沒有加入北約,而是維持中立,充當緩衝區角色。彼時,華約、北約兩大軍事集團都試圖拉攏南斯拉夫,但又都控制不了南斯拉夫,所以只得維持南斯拉夫的現狀。
南斯拉夫也利用兩大軍事集團之間的相互牽制,而在冷戰時期保持了相對的安寧,實現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。
南斯拉夫人口一千多萬,東歐國家普遍人口不多,帶來的壓力倒是不如想像中的大。不過還有一個地理位置的問題,南斯拉夫加入華約,會改變蘇聯集團被封鎖的局面。
從北約國家對華約國家的完全封鎖,變成一個犬牙交錯的對峙形勢。不說在地理上五五開,但北約的地理封鎖優勢也沒這麼大了。蘇聯有了南下地中海,北非,中東的跳板,這就體現了南斯拉夫戰略位置非常重要的一面。
歷史上南斯拉夫和阿爾巴尼亞先後和蘇聯交惡,導致蘇聯勢力退出這兩個國家。帶來的後果是,蘇聯在地中海沒有絲毫立錐之地。被加入北約的希臘和土耳其,封鎖住了通往地中海的通道。
如果現在這兩個國家鐵了心跟着蘇聯走,蘇聯紅海軍將會暢通無阻的進入地中海。這對自由世界來說,絕對不是一件好事。對英國還尤其如此,因為當前的地中海海權,還控制在英國手中。
地中海還有美國第六艦隊,美國海軍進入地中海源於二戰結束之後,整個二戰期間,地中海海域的海戰主旋律,是英國艦隊和意大利艦隊間的對抗,將很大一部分力量投入到太平洋戰場的美國艦隊,並未進入直布羅陀海峽以東。
兩個月後,美國總統杜魯門派遣「密蘇里」號護送在美國去世的土耳其駐美大使穆尼爾·艾特古恩遺體返國,巨艦大炮耀武揚威,成為美國海軍進駐東地中海的標誌性事件。第二年,美國正式在意大利東部港口的里雅斯特成立新的地中海分艦隊。
現在地中海的情況,大概就是英國皇家海軍和美國第六艦隊各管一攤,這麼一個情況。英國地中海艦隊的司令部在塞浦路斯,美國的第六艦隊基地則在意大利。
如果蘇聯要利用南斯拉夫的港口,考慮到地理位置的關係,這應該是第六艦隊的業務範圍之內,塞浦路斯以北,畢竟還有希臘和土耳其在頂着。看起來還稍微安全一些。
南斯拉夫的加入,不是帶來了連帶着阿爾巴尼亞加在一起的一千幾百萬勞動力。東歐的人口和西歐差得遠,而是改變了原本華約的地理劣勢。
現在再看華約和北約的對峙圖,土耳其和希臘,不過是被整個華約從中間切斷的邊緣罷了,這可和原本歷史上,南斯拉夫游離在華約之外是不同的觀感。
「哎,當初幫助米哈伊洛維奇他們,好像是一個錯誤。」艾倫威爾遜心中不由得有些後悔,再次陷入了前幾天送納瓦爾將軍時候的心情。
可那時候也沒辦法,他畢竟是英國人,總是先考慮英國的利益之後,才會更加廣泛的考慮自由世界,那個時候光想着,吸引美國的注意力了,別把目光放在英國身上,哪還能想這麼多?
「美國有錢,加強一下第六艦隊的實力不成問題。」艾倫威爾遜安慰着自己,運用頭腦風暴尋找精神勝利法,「再說,尼赫魯的強援註定沒了,現在我看還怎麼組織不結盟運動?」
想了半天,艾倫威爾遜還是找到了一個利好消息,原本的不結盟會議三巨頭,尼赫魯、鐵托和納賽爾,一個擁抱華約,一個不知去向,就剩下尼赫魯唱獨角戲了。
南斯拉夫不加入華約,也不加入北約,但是卻積極開拓第三世界,在不結盟運動等第三世界舞台,搞的不錯,獲得大力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