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第二百三十三章 劍橋的那些事兒(6.4K)  走進不科學首頁

關燈 護眼     字體:

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

    在上輩子前往劍橋大學做交換生的時候,徐雲是在國王十字站搭乘的列車。

    前後沒一個小時就抵達了劍橋。

    如今兩輩子過去。

    13.5英鎊的車票價格仍舊記憶猶新。

    嗯,才不是因為那被偷的一百英鎊呢t.t

    眼下這個時間點列車是別想了,國王十字站還有一年才竣工,1852年才會啟用呢。

    不過馬車在鄉間小道上行走的感覺,卻也別有一番風味。

    五個多小時後。

    嘎吱嘎吱

    離開倫敦主城的徐雲一行人,終於悠悠然然的抵達了劍橋郡的劍橋鎮。

    劍橋劍橋。

    這其實是個音譯與意譯合成的地名,也就是劍河之橋的意思:

    這個小鎮有一條河流穿過,被人們稱為「劍河」。

    有了河,自然就得有橋。

    於是乎。

    人們把數學橋、格蕾橋和嘆息橋這幾座橋的一組合。

    劍橋這個地點便隨之出現了。

    這裏順便說個可能不那麼冷、但也不那麼熱的小知識:

    當初徐志摩的那首《再別康橋》,說的其實就是劍橋。

    同時在劍橋大學讀過書的同學應該都知道。

    劍橋大學本身沒有一個指定的校園,沒有圍牆,也沒有校牌。

    絕大多數的學院、研究所、圖書館和實驗室都建在劍橋鎮的劍河兩岸,以及鎮內的不同地點。

    某種意義上來說

    劍橋鎮,有些類似於日漫設定中的學園都市。


    內中的教學和生活,已經形成了一個非常完美的平衡點。

    彼此相融,互相成就。

    其實當初在選擇交換學校的時候,徐雲的可選項並不止劍橋一所。

    除了劍橋外。

    當時還有牛津、賓夕法尼亞大學、4v那邊的ntu可以供徐雲隨意選擇。

    畢竟只是一年的交換生,獲取的學分要折算成原校分數的,學位證依舊是在本校獲取。

    所以交換生比留學生的錄取難度要低一點兒,可選項自然也就多一些了。

    不過徐雲最終還是選擇了劍橋,內中有個很重要的因素,便是源自一篇他在零幾年時讀過的《意林》。

    那篇文章的標題叫做『不上一天學,照樣讀劍橋』。

    內容是一位名叫做亞歷克斯·達烏提的男孩在沒有高中畢業證的情況下,被劍橋大學『開明』錄取的故事。

    當時《意林》的那篇文章說這是在《泰晤士報》上看到的報道,筆者優化轉述了一遍。

    字裏行間都是對國外教育的誇讚,以及對國內的反思。

    因此徐雲一直都對劍橋大學抱有不錯的好感,最終也就順理成章的報了劍橋大學的交換生。

    不過等到了英國以後,他才知道了一個真相:

    劍橋大學的校風確實還不錯,畢竟全球的頂尖學府嘛,校風不可能差到哪兒去。

    但那個所謂亞歷克斯·達烏提的男孩

    tmd壓根就不存在!

    後來徐雲還特意打電話問過《泰晤士報》。

    結果對方也同樣明確表示,他們從未發表過這樣一篇文章,網站檢索同樣也是一片空白。

    這就很無語了

    現在如今回頭看看。

    當年的《讀者》也好,《意林》也罷。

    這些雜誌不知刊登過多少反智的言論,掛着雞湯行美化國外之事,真是其心可誅。

    視線再回歸現實。

    也不知道是不是回到了自個兒地盤的緣故,此時湯姆遜臉上的表情要



  

『加入書籤,方便閱讀』

相關:  異世界征服手冊    影帝他不想當太監  震驚!開局校花給我生了三胞胎  遮天:從吞天魔罐開始  我在墳場畫皮十五年  

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

同類最熱
搜"走進不科學"
360搜"走進不科學"
語言選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