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.」
此時此刻。
看着面前的矩陣因素表現形,徐雲的表情隱隱有些微妙。
因為
它太奇怪了。
前頭提及過。
目前的粒子物理雖然還存在很多的未解之謎,遠遠談不上觸及世界本質的程度。
或者準確點說.
實際上不僅僅是粒子物理,如今就沒有幾個領域是被人類完全吃透的。
浩瀚的宇宙就別提了,光是海洋我們就只了解了5%,地底之下人類更是一無所知:
地球的平均半徑是6371千米,現如今人類挖過的最深的坑是毛熊科拉超深鑽井sg-3鑽孔保持的12262m。
鑽井深度和地球半徑相比,就相當於一顆蘋果的蘋果皮。
但另一方面。
雖然物理界在微觀領域的涉及深度相對有限,但有一些比較基礎的概念是固定了的。
比如說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組成,電子大多數情況下帶負電等等
又比如更深層次一點兒的旋量變換。
旋量變換的具體計算過程倒不是重點,畢竟寫出來很多人也看不懂咳咳,畢竟寫出來比較複雜且浪費筆墨。
這玩意兒的關鍵點在於它的流程雖然比較多,但每個流程對應的公式是固定的。
就像高中物理課本上的庫侖力計算,按照對應的公式老老實實去套數值就行了,不用考慮太多。
當然了。
旋量變換使用的公式顯然不是庫侖力公式,而是叫做變換矩陣。
這個矩陣是一個二維矩陣,行列式滿足以下條件:
det((ukλ))=1。
對於非相對論情形,還要求:
u22=u11u12=u21
即有(ukλ)=(αββα),且αα+ββ=1。
所有滿足這些條件的變換矩陣(ukλ)所組成的集合便構成了一個李群,稱為su(2)群。
所以 su(2)群的定義便是:
su(2)≡{u | u∈gl(2,c),uu=i2x2,|u|=1 }(有人說字符水文,這裏解釋一下,8個字符才是一個漢字,其實以前說過一次我記得)
上式中的u是u的共扼轉置矩陣,所以su(2)群更為具體的等價定義是:
su(2)≡{(αββα)|α,β∈c,|α|2+|β|2=1}
看到這裏。
想必一些聰明的同學又雙叒叕明白了:
沒錯!
這個矩陣因素的表現形,只有在ukαuβk=det((ukα))δβα=det((ukα))i的情況下,才能夠擁有三個3個獨立的實參量!
而這個情況.
恰好就是當初1850副本獎勵的那道公式中,第二階段的應式表現形!
是的。
就是那道可以分成三個階段,前三分之一內容便推導出了盤古粒子.或者說暗物質粒子的副本獎勵。
不久前。
在錦屏實驗室項目結束、意識到那份獎勵的價值後。
徐雲曾經特意花了些時間重新翻出了獎勵,對整道公式進行了研究。
準確來說,是對公式的第二階段進行了研究。
畢竟比起第一階段,第二階段和第三階段的『割裂感』要更明顯。
也就是說不出意外的話
第二階段同樣也有一個獨立的成果或者說物質存在。
但遺憾的是。
比起第一階段的相對直觀,第二階段的難度要高出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