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中子。」
「而外層則由中子進行β衰變成電子、質子、中微子構成——這涉及到了簡併壓的範疇。」
楊振寧輕輕點了點頭。
簡併。
這個算是對近代物理影響很深遠的一個概念,
當初正是因為簡併壓的發現,才讓天體物理、量子力學甚至狹義相對論得到了發展。
看過《異世界征服手冊》的同學應該都知道。
對於大多數恆星來說,聚變的終點都會是鐵元素。
不過只要恆星足夠大,鐵以後會繼續壓縮,這個過程就是簡併反應。
在簡併反應中。
原子核和電子會被分開,原子核緊挨着迭一塊兒,這時候的恆星不叫恆星,叫白矮星。
白矮星靠的是電子簡併壓對抗引力阻止星體收縮,中子星則是靠中子簡併壓與坍縮壓力進行對抗。
一旦內部簡併中子氣所產生的張力不能抗衡坍縮壓力,星體將進一步坍縮成為黑洞。
接着徐雲頓了頓,繼續說道:
「楊先生,根據我們的元強子模型成果,中子不帶電僅僅表示中子作為一個整體是電中性,並不表示中子的任何一部分都不帶電。」
「正如鐵原子也是電中性的,作為一個整體,鐵原子也不帶電,但是這並不排除鐵原子的一部分帶正電另一部分帶負電。」
「加之中子存在磁矩,因此中子星理論上同樣存在磁場。」
「高速轉動的中子星就像是一個高速發電機的轉子在切割磁力線,所以在旋轉中的中子星必然會發出電磁脈衝信號。」
「至於這些信號的周期和磁場強弱楊先生,您可以現在就結合我們的元強子算一算,應該很簡單的。」
楊振寧聞言,不由微微蹙起了眉頭。
徐雲的解釋倒是還算不難理解,但現在要他計算磁場強弱和信號周期這他就有些不明白了。
這兩個數據有意義嗎?
不過正如徐雲所說,這兩個參數計算起來不算複雜,因此楊振寧猶豫片刻,還是提筆計算了起來。
眾所周知。
只要你相信廣義相對論在星體方面沒有問題,那麼星體的結構便可以由tov方程給出:
m(r)=∫0r4πr′2p(r′)
一旦你給了另一個初始條件p(0)以及物態方程 p(p),就可以通過求解上面的微分方程給出整個星體內部的密度壓強等等。
從星體中心向外,在某一個r處,p(r)降到了0,你就可以把這個 r解釋成中心密度p(0)的星體半徑。
雖然這個方程對於極端緻密天體的物態並不是非常的清楚,某種意義上來說甚至屬於待解決的重大物理問題之一,計算出大致區間還是不難的。
好比後世有一種根據腳長反推身高的公式,這公式准吧還真未必准,但是計算出來的身高區間多少都還符合【人類】的定義——至少不會給你算出個身高三米的巨人
加之徐雲他們還在元強子模型中加入了原子核結合能半經驗公式,因此楊振寧很快將大致數據推導了出來。
不過在即將寫下最終得數的時候,楊振寧的筆尖忽然一頓,整個人輕咦了一聲:
「唔?」
只見他再次將算紙拉到了最開始的地方,然後重新的核算了起來。
十分鐘後。
楊振寧的眉頭擰得愈發緊湊了,只見他重新拿起話筒,問道:
「小徐,根據轉動慣量推導在角動量守恆的基礎上,高速旋轉的脈衝星周期只有6秒左右?」
徐雲嗯了一聲:
「沒錯。」
吧嗒——